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开发布重磅消息:“我国将全面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允许民企、外资企业等社会各界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此消息一出,无疑是对石油行业的一次巨震,这项政策将结束长期以来由国有石油公司专营的局面。
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石油探明率是31%,天然气是16%,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油气勘查开采市场的开放,一批有资质的企业必将涌入该市场,而企业若想获取相关资质,除了本身资本外,相应的勘查开采技术能力也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进购相应的分析仪器,特别是勘测类仪器,如气相色谱仪、热裂解气相色谱仪、热解分析仪、地化录井仪等。
早在四五十年代,色谱分析即进入了我国的石油地质研究,那时主要是分析天然气成分,用的是手工操作的体积色谱玻璃仪器。随着色谱仪器的发展,直到70年代以后,热导池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器才逐渐广泛的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工作中。目前,色谱分析已深入到石油地质的许多领域。石油地质家还接受了色谱这一概念,认为油气在地下的运移规律,可能受地层的色谱层析作用所控制,并用以解释地下油气性质的分布和在油田开发试验区内检验注水推油的效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色谱类仪器已经成为三大类谱仪(色谱、光谱、质谱)中应用蕞为广泛,效果蕞为突出的一类仪器。
色谱分析,特别是气相色谱在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大量应用,也推动了色谱仪器和分析方法的进展,不断出现新型的、商品化的仪器。这主要表现在气相色谱仪入口系统的改进、气路流程的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扩展应用和分析谱图的计算机定量处理软件等几个方面。例如色谱入口系统,由于石油地质样品复杂,气、液、固三态都有,分析目的也各式各样,一般色谱仪的汽化入口系统满足不了石油地质样品的要求,因此就出现了热抽提、热蒸发、热降解、热裂解、顶空进样、吸附丝进样、超临界进样等等入口系统和装置,也促进了热蒸发烃色谱、热解色谱、热裂解色谱、超临界色谱等商品化的新型仪器研制和投入市场。通用化的色谱仪器逐渐向专业需要的专用色谱仪器上转变,这可能就是当前世纪交变时期,石油勘探开发地质行业对于色谱分析仪器需求上的特点。
早期石油地质勘探开发试验室常用的气相色谱仪器主要是美国安捷伦、日本岛津的产品。随着技术进步发展,我国部分研究部门(包括油田的研究院)逐步使用国产分析仪器厂生产的仪器。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研制的热裂解仪、热解吸气相色谱仪、气测色谱仪以及分析油田伴生气、天然气等专用色谱仪已在油气地质勘探上初见成效,逐步投产使用,是很可喜的现象。
分析仪能够分析油气上游勘探和生产行业中各种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用于勘探烃的钻井岩屑、岩心、表面露头和活塞柱状岩心沉积物。由于无机化学和蕞终的岩石矿物成分为地质学家提供了有关岩石内烃分布和烃产出方式的重要信息,因此对这些岩石进行元素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与金属矿产分析不同的是,XRF分析仪虽无法分析烃流体,但它能够分析油气藏的常量元素化学信息,从而反映出孔隙度(胶结物类型)、渗透率(粘土、胶结物类型)、裂隙(硅含量)、生产力(硅、镁)和痕量金属含量等属性。
油气勘查开采市场的开放,对勘查需求的增加,将为XRF分析仪带来新的机遇。且随着油气产量的扩大,其下游的产业及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分析仪器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多,如气相色谱仪、油分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点击进入专场),油气应用的整体分析仪器市场必将实现大幅度增长。